酒糟鼻/红鼻子微信咨询:roufuping999
敏感肌/红血丝微信咨询:qhxh99

[news:title]

中医视角下的褥疮治疗与预防

探索传统中医对褥疮的独特认识与治疗方法,结合现代医学理念,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方案

褥疮概述

褥疮的定义与现状

褥疮,又称压疮,是由于长期卧床或局部组织长期受压,导致气血瘀滞、肌肤失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。中医将其归类为"阴症疮疡"。

我国院内褥疮发生率较高,但人们对褥疮危害性的认识普遍不足。据相关研究显示,长期卧床患者中褥疮发生率可达10%-30%,且一旦发生,治疗难度大、周期长。

中医褥疮与外伤对比

中医褥疮与外伤的病理机制对比(来源:相关研究资料)

褥疮的病因病机

中医认为,褥疮的形成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:

  • 气血瘀滞:长期卧床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阻滞

  • 气血亏虚:久病体虚,气血生化不足,肌肤失养

  • 毒邪内侵:局部组织坏死,毒邪乘虚而入,加重病情

正如《医宗金鉴》所言:"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",长期卧床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,肌肤失于濡养,*终形成褥疮。

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对褥疮成因的认识

褥疮的分期与诊断

中医褥疮分期

中医外科将褥疮分为三个主要阶段,与西医分期有对应关系:

脓腐期

相当于西医的III-IV期,表现为局部组织坏死,脓腐较多,周围红肿热痛明显。此期以"煨脓祛腐"为治疗原则。

肉芽期

相当于西医的II-III期,坏死组织逐渐脱落,新鲜肉芽组织开始生长。此期以"生肌长肉"为治疗重点。

上皮期

相当于西医的I-II期,创面逐渐缩小,上皮组织开始覆盖。此期以"收敛生皮"为主要治疗目标。

褥疮中医分期与西医分期对比

褥疮中医分期与西医分期对比(来源:相关研究资料)

了解更多关于中医褥疮分期与治疗

褥疮与外伤的区别

虽然褥疮和外伤都会导致皮肤破损,但两者在病因、病机和治疗原则上存在显著差异:

对比项褥疮外伤
病因长期受压,气血瘀滞外力直接损伤
病机阴症疮疡,气血亏虚为本阳症疮疡,热毒壅盛
发病特点渐进性发展,由内而外突发性,由外而内
治疗原则煨脓祛腐,生肌长肉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

了解更多关于褥疮与外伤的区别

中医治疗褥疮的方法

煨脓祛腐法

适用于脓腐期,主要目的是促进坏死组织液化脱落。常用方法包括:

  • 外用中药油膏外敷(如殨益诺褥疮膏/席创膏等)

  • 中药煎剂湿敷(如黄连解毒汤)

了解更多关于煨脓长肉、去腐生肌的治疗原则。

生肌长肉法

适用于肉芽期,主要目的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。常用方法包括:

  • 外用殨益诺褥疮膏/席创膏等

  • 中药煎剂冲洗

研究表明,殨益诺褥疮膏在压力性溃疡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。

垫棉压迫法

适用于创面有腔隙或窦道的情况,通过垫棉加压促进创面愈合:

  • 根据创面大小选择适当厚度棉垫

  • 均匀加压包扎,压力适中

  • 定期更换,观察创面情况

辨证论治

中医治疗褥疮强调辨证施治,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:

中医阴症疮疡治疗方法占比

中医阴症疮疡治疗方法占比(来源:相关研究资料)

了解更多关于褥疮的中医辨证分型


现代中医药治疗褥疮的优势

中医药的特色优势

现代中医药治疗褥疮具有以下显著优势:

 安全性高

中药外治副作用小,适合长期使用,尤其适用于老年体弱患者。

 针对性强

根据不同分期、证型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,针对性强。

 综合调节

不仅治疗局部创面,还能调节全身气血阴阳平衡。

 预防复发

通过改善患者整体状况,降低褥疮复发率。

研究表明,中医药联合护理在压力性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。

了解更多关于中医药治疗褥疮的特色方法

褥疮的预防与护理

预防褥疮的关键措施

中医强调"治未病"思想,预防褥疮需做到以下几点:

 定时翻身

每2小时翻身一次,减轻局部持续受压。

 保持清洁

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潮湿刺激。

 营养支持

加强营养摄入,改善全身状况。

 按摩保健

定期按摩受压部位,促进气血运行。

了解更多关于褥疮预防中定时翻身的重要性

正确认识和对待褥疮

面对褥疮,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认知和应对策略:

  1. 提高认识、重视预防:了解褥疮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

  2. 早期识别、及时干预:发现早期症状及时处理,避免病情加重

  3. 科学护理、预防为主: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,预防重于治疗

  4. 正确治疗、避免误区: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,避免不当处理

褥疮治疗需要科学护理与专业治疗相结合,医生、护士、家属等多方共同配合才能取得*佳效果。